早上地铁里,微信群刷屏,弹幕里有人在骂“又要割韭菜”,也有人在发截图欢呼。我跟你说,别光看情绪,事情比表面复杂多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晓求在财经论坛上把场子搅活了——“牛市不是要来,是已经来了,几个月前就启动了。”就是这话像锅盖被掀开,热度一下子上来了。
看清两根柱子,别被噪音吓住。第一根是上市公司质量在变好。过去A股里水分不少,真心的,以前很多公司靠概念撑场面。现在头部公司的行业分布在变,科技企业从前50家里的18家跑到24家,市值占比接近一半,硬科技、研发投入、毛利率都在提升,盈利的确定性在增强,估值也更有支撑,太厉害了。基金经理和券商研究员都在说,这次是结构性牛,不是纯粹的资金狂欢。
第二根是资金面的深度变化。长期资金入场不单是传说,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金这些“聪明钱”在慢慢买入,流动性从“热钱”向“稳钱”,市场免疫力随之上升。就是说,短期波动会有,但托底能力在增强。我才不信呢那种怕被套的声音完全占上风,吴晓求也提醒“别追热点,盯核心技术和业绩稳的公司。”
中间有不同意见,散户的恐惧、机构的谨慎、媒体的放大镜一作用,让声音很嘈杂。那普通投资者该咋选?可以把时间拉长,选估值理、研发持续、现金流稳定的公司,别像打麻将一样碰运气。分析师们在给出模型时多引用自由现金流贴现、ROE、毛利率等专业术语,换句话说,该看账面数据就别只看票面涨幅。
窗外路灯下,手机屏幕还在跳数字,心也容易跟着伏。投资归投资,生活要过,别把全部情绪押在几天内。就像河道改了道,水流更稳了,但船还是得有人掌舵,别慌,慢慢走,别一激动就把底仓全抛或全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