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算法 滚烫的怨念 智能座舱的信任裂痕
吉利的工程师按下发布键时。
掌声和质疑同时炸开。
8月20日。Flyme Auto 2挟裹着23.5 EFLOPS云端算力砸向市场。车端AI Box的200TOPS NPU算力撕裂传统座舱的天花板。五层AI架构像精密手术刀——切开算力枷锁。重构交互逻辑。终结机械指令时代。而全球首个超拟人智能体Eva的登场。更让技术叙事充满温度:它能听懂“好累”自动切换舒适模式。记得你爱靠窗座位。甚至用四川话给孩子讲冒险故事。
但极氪车主在评论区怒吼:OTA 8.5呢?
承诺三月的更新。八月依然缺席。
车机界面凝固在年初的版本。高德车道级导航要手动重启才肯现身。友商却月月推送新功能。理想蔚来小鹏的更新日志像在嘲讽。更荒诞的是。极氪座舱负责人已升任集团首席科学家。微博发着Flyme Auto 2的炫光演示。脚下是半年未填的OTA深坑。
资源整合正在反噬用户体验。
“一个吉利”战略下。极氪研发团队被抽调到集团。专属工程师变成共享资源池。Flyme Auto 2和Zeekr OS双线并行。像两条争夺养分的血管。当银河M9车主体验Alive壁纸随电量绽放时。极氪车主盯着卡顿的旧系统发怔:CarPlay互联呢?多任务小窗呢?科技平权为何跳过我们?
信任崩塌始于沉默。
三个月不更新。车主群猜测“硬件被抛弃”;五个月不更新。二手市场涌现准新车。智能汽车的核心不是算力参数。而是承诺的兑现密度。老车主不需要23.5 EFLOPS的星睿智算中心。他们只想知道:现款车机能升级吗?何时升?升不了能否补偿?
技术进化必须带着旧人前行。
吉利宣称投入上亿元适配老车型。竖屏优化、分阶段推送。但策略再好。也需透明沟通托底。当Eva学会主动关怀时。吉利更该听见极氪车主真实的焦虑。毕竟。再完美的情感智能体。也修复不了断裂的信任链条。
座舱革命的真正战场不在实验室。
而在方向盘后的每一次期待与失落之间。
当科技巨头高喊“All in One”。请别让任何人成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