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满世界求人别来,中国阅兵还没办,东京已经坐不住了
天安门前的长安街还没开始戒严,东京永田町的电话线恐怕已经烫得能煎鸡蛋了。一场为了纪念八十年前那场惨烈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还没等仪仗队的正步踢起来,就已经让海峡对岸的某些人如坐针毡,到处打电话、递纸条,生怕别人来北京看一眼。
这场景有点滑稽,像极了村里那个做过亏心事的恶霸,听说当年的苦主家要办寿宴,非但不去道贺,反倒挨家挨户去串门,劝街坊邻居们都别去凑热闹。他给出的理由还特别“体面”:哎呀,他们家办酒席,老提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这是故意针对我,搞得大家多尴尬。
听听这说辞,“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一套一套的。自己家里那个供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三天两头有高官去鞠躬,那就不叫聚焦历史了?那叫“追悼英灵”。战胜国纪念一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回顾一下民族浴血奋战的岁月,就成了“反日”?这逻辑,简直是把双重标准玩出了花。
他们担心的,根本不是什么“反日色彩”,而是那段被他们费尽心机涂抹、篡改、甚至想从教科书里抠掉的历史,被重新拿到聚光灯下。他们怕各国元首们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的不仅是雄壮的军容,更会联想到八十年前,他们的前辈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些被掩盖的真相,一旦被当着全世界的面揭开,他们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和平国家”人设,可就碎了一地。
这种小动作,也不是头一回了。十年前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那次,当时的安倍政府就是这么一套组合拳。先是中方发出的邀请函,他们看都不看就给拒了,觉得这是当面打脸。紧接着,就抛出一个含糊其辞、拒不道歉的“战后七十周年谈话”,然后忙不迭地给自己的自卫队松绑,还到处游说,让大家“保持中立”。
现在的石破茂政府,可以说是把这套把戏玩得更溜了。嘴上说着“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身体却很诚实,转头就以自民党总裁的名存实亡地向那个鬼地方供奉祭祀费。然后跑到千鸟渊,一个专门安放无名战死者遗骨的地方,去献花哀悼。这一招叫“金蝉脱壳”,既做了姿态,又拜了鬼,里子面子都想要。
他在纪念战败的讲话里,也是滴水不漏,满嘴“铭记教训”,可对于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一个字都不提。这种“选择性记忆”,就像一个肇事司机,只说自己以后开车会小心,却对被他撞伤的人连句“对不起”都没有。这种态度,恰恰说明了我们举办纪念活动的必要性,就是要时常敲打敲打,免得某些人睡得太安稳,忘了自己是谁。
历史的账本还没翻过去,现实的算盘已经打得噼啪响。日本一边在历史问题上装聋作哑,另一边在扩军备战的路上早已是油门踩到底。
这些年,美国为了在西太平洋围堵中国,把日本这颗棋子用到了极致。过去套在日本脖子上的链子,一环一环地给解开。大量的“战斧”巡航导弹、F-35隐形战斗机,像不要钱一样卖过去。默许它发展进攻性武器,甚至眼睁睁看着它把“出云”级和“加贺”号这两艘所谓的“直升机驱逐舰”,改造成了能起降F-35B的轻型航空母舰。
就在前不久,石破茂还兴冲冲地跑到横须贺基地,去视察那艘已经完成第一阶段改装的“加贺”号。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他毫不掩饰地说,这就是一艘“事实上的航空母舰”。这话的分量可不轻,它彻底捅破了日本战后“专守防卫”的那层窗户纸。石破茂还公开叫嚣,说日本周边的安全形势很严峻,为了“和平与独立”,必须“更加大胆地强化威慑”,甚至有必要“主动出击”。这话里的刺刀,几乎就要戳到别人脸上了。
所谓的“和平宪法”第九条,那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早就被他们通过各种“解释”给架空了。从“专守防卫”到“集体自卫权”,再到现在的“反击能力”,这就像一栋房子的承重墙,被一点点地凿空,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光自己磨刀还不够,他们还忙着拉帮结派。跟菲律宾签署了《互惠准入协定》,这等于让日本自卫队的军靴,时隔八十年后,又能“合法”地踏上菲律宾的土地。对于一个曾经被日本残酷占领过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轮回。只能说,在现实的地缘政治博弈面前,历史的伤疤有时也不得不被暂时遗忘。
更危险的信号,是他们对台湾问题的执念。在广岛纪念原子弹轰炸的活动上,公然邀请台湾当局的官员出席。这已经不是什么“擦边球”了,而是赤裸裸地把手伸进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所谓“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这句话已经从部分右翼政客的叫嚣,变成了日本半官方的立场。他们似乎忘了,台湾问题之所以存在,其根源恰恰就是当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一个历史的罪人,现在却想摇身一变,成为干涉别人家务事的“警察”。
所以,北京的这场阅兵,办得正是时候。它不仅仅是一场纪念,更是一次宣告。它用钢铁的方阵和呼啸的战机告诉某些人:历史不容遗忘,正义终将胜利。那条军国主义的老路,是一条通往悬崖的绝路,谁想再走一遍,就得先问问我们答不答应。
日本之所以如此焦虑,上蹿下跳,说白了,就是心虚。这份心虚,源于历史上洗不掉的污点,也源于现实中无法坦然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邻国。历史问题,是扎在中日关系里最深的一根刺,它看得见,摸得着,一碰就疼。
他们想通过外交小动作,让北京的纪念活动变得冷清,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收到邀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现实考量。这不是一场比谁嗓门大的辩论赛,而是一场关于历史真相和国际公理的站队。在这场较量中,耍小聪明是没用的。
日本这种满世界“告状”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它的虚弱和不自信。一个真正对历史有反思、对未来有信心的国家,会坦然面对过去,而不是像个鸵鸟一样,以为把头埋进沙子里,就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因为谁的阻挠而停下。
说到底,日本现在这种到处游说、试图孤立中国的做法,反映的不是它的影响力,反而是它内心深处的恐惧。它害怕的,是那段它拼命想要忘记的历史,被别人一遍又一遍地提起。但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你越是想砸碎它,它破碎的每一片都会映出你丑陋的模样。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从一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