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中国空军的苏-27已经退役116架,这116架苏-27都是谁?

发布日期:2025-09-11 11:26 点击次数:68

要弄清楚这 116 架退役的苏 - 27 都是谁,得从它们的来源说起。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分三批从俄罗斯含前苏联时期进口了 76 架苏 - 27,其中包括单座的苏 - 27SK 和双座的苏 - 27UBK。这 76 架是我国最早的苏 - 27 家底,也是退役名单里的主力。

除了这 76 架原装进口的,还有一部分可能来自后续的补充和维修返场。比如,早期服役中因训练、任务出现故障的苏 - 27,经过大修后短暂归队,但随着机体寿命接近极限,最终还是进入退役名单。另外,有消息称,我国曾从独联体国家获得过少量二手苏 - 27 用于研究,这些也可能在后期因不适应现役标准而退役。算下来,76 架原装进口的加上这些补充的,凑齐 116 架是合理的。

这些苏 - 27 退役,最直接的是技术老化。苏 - 27 的设计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俄制原装航电系统在当时算先进,但到了 2020 年后,面对数字化战场已经跟不上了。比如早期苏 - 27SK 的雷达还是脉冲多普勒体制,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几乎为零,数据链也无法和国产战机兼容。

发动机寿命也是硬伤。俄制 AL-31F 发动机的首次大修间隔只有 1500 小时左右,按年飞行 200 小时算,不到 8 年就得大修。116 架退役苏 - 27 中,不少是因为发动机接近总寿命,再维修的性价比太低。

退役的苏 - 27 并没有完全 “消失”。其中约 30 架状态相对较好的,被改装成地面静态展示机,放在空军博物馆、航空院校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就有一架苏 - 27UBK,成为学生了解航空史的活教材。

还有一部分被拆解回收,有用的零部件比如弹射座椅、部分航电模块,经过检测后用于同类现役苏 - 27 的维修备份。当然,核心的发动机和雷达因为技术过时,大多做无害化处理后销毁,避免技术泄露。

更特别的是,约 10 架被改造成无人靶机,用于新型空空导弹、防空系统的测试。这些靶机保留了苏 - 27 的气动特性,能模拟敌方战机的机动轨迹,为我国武器试验提供了真实的靶标数据。

116 架苏 - 27 退役,更该看到的是我国空军装备迭代的速度。上世纪 90 年代,苏 - 27 的到来让我国首次拥有了第三代重型战斗机,解决了 “有无” 问题。但现在,歼 - 11B、歼 - 16 等国产机型已经全面超越苏 - 27。

比如歼 - 11B 用的是国产涡扇 - 10 发动机,寿命比 AL-31F 提升近一倍,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是苏 - 27 的 3 倍以上。苏 - 27 退役的数量,正好和歼 - 16 的量产速度形成呼应 : 这不是巧合,而是 “旧去新来” 的良性循环。

君认为,这种迭代背后是我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化突破。从只能进口苏 - 27,到能仿制、再到完全自主研发歼 - 16,苏 - 27 的退役其实是给国产战机 “腾位置”,这才是最值得高兴的。

别看这些苏 - 27 退役了,它们在我国空军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不一般。首先是技术启蒙,苏 - 27 的气动布局、结构设计,为我国军工人员提供了直接的研究样本,歼 - 11A 的组装就是从吃透苏 - 27 开始的。

其次是人才培养,早期驾驶苏 - 27 的飞行员,后来大多成了歼 - 11、歼 - 16 部队的教官,苏 - 27 的训练体系为我国重型战机飞行员培养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没有苏 - 27,我国重型战机的发展至少要晚 10 年。

还有战略威慑,上世纪 90 年代,苏 - 27 的部署让我国在东南沿海有了足够的空中屏障,为经济发展争取了稳定的外部环境。那些年,苏 - 27 在东海、南海的巡逻,是我国空中力量崛起的最初信号。

最后总结

116 架苏 - 27 退役,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它们见证了我国从 “买飞机” 到 “造飞机” 的跨越,也让我们看到,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背后是国家工业实力的提升。这些老伙计退下来,是因为有更先进的国产战机接棒,这本身就是件挺提气的事。未来,随着歼 - 20、歼 - 35 的持续量产,我国空军的装备体系会更完善,而苏 - 27 的故事,会成为这段历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