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临近九三胜利日,大陆这边准备搞个阅兵纪念一下,这本是惯例。结果民进党当局的“陆委会”立马跳了出来,下了个“最后通牒”:严禁任何台湾的公务人员、退役将领跑去大陆参加93阅兵和相关活动。 谁要去,就等着被“严厉处罚”吧,甚至可能连退休金都给你停了。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杀气腾腾。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滑稽和心虚。
为啥这么说?因为就在“陆委会”放狠话之前,国民党的“新星”、台北市长蒋万安,刚刚宣布,计划在9月份访问上海,参加“双城论坛”。这论坛从2010年就开始了,是两岸间少有的、能一直延续下来的官方交流平台,算是个风向标。
你看看这个时间点,多巧。蒋万安前脚说要去上海,民进党后脚就画了条红线。虽然蒋万安的行程安排在9月下旬,压根就跟9月3号的阅兵碰不上,但民进党这番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一场“指桑骂槐”的政治表演,名为禁止阅兵,实则敲打国民党,尤其是针对蒋万安这位身份特殊的政治人物。
这就好比邻居家要办喜事,你提前一个月就对着自己家里人喊:“谁都不许去喝喜酒,谁去我打断谁的腿!” 可问题是,人家压根就没请你啊。
这背后,藏着民进党深深的恐惧。他们在怕什么?
说白了,他们在怕“历史”。
抗日战争,是连接两岸人民情感最强韧的一条纽带。它像一个巨大的历史“公约数”,提醒着两岸同胞,我们曾经如何背靠背,为一个共同的民族浴血奋战。国民党虽然在解放战争中败了,但它在抗战正面战场的贡献,是写在历史书里的,抹不掉的。当年,马英九执政时期,还郑重地将中国远征军的灵位迎回台北忠烈祠供奉,那就是对这段共同历史的承认。
而民进党要搞“台独”,最根本的,就是要砍断这条历史纽带。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搞“历史切割”和“记忆替换”。
他们修改教科书,把“中国史”变成“东亚史”,把“抗日战争”淡化成一场发生在“对岸”的、与台湾无关的战争。然后,再硬生生造出一个所谓的“台湾本土史观”。在这个史观里,日本的殖民统治,有时候甚至被描绘得温情脉脉。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美化侵略者?这就得提到岛内一个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情结。民进党的基本盘,主要是“本省人”,也就是1945年之前就在台湾的族群。由于被日本殖民了50年,一些“本省人”对日本的情感非常复杂,甚至产生了某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种情感被民进党利用到了极致。你看,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他哥哥李登钦在二战时,就用日本名字“岩里武则”参加日本海军,在菲律宾被美军打死,牌位至今还在靖国神社里。李登辉自己呢,也取名“岩里政男”,参加了臭名昭著的日军“大阪师团”。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吧?民进党的根子上,就带着一股亲日、媚日的基因。 让他们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那不等于打自己的脸吗?他们的历史叙事,是建立在“台湾与中国无关”这个虚假前提上的。一旦承认了抗战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就等于承认了台湾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他们“台独”的根基就动摇了。
所以,蒋万安要去上海,哪怕只是参加一个城市论坛,也足以让他们如临大敌。因为蒋万安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蒋介石的后人,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历史符号,会立刻唤醒民众对抗战历史的记忆。民进党最怕的,就是这种“记忆的唤醒”。
然而,时代变了,台湾民众也不是傻子。
赖清德自上任以来,仗着微弱的得票率(只有40%),一门心思搞政治斗争。前段时间,他想通过“大罢免”的手段,把国民党在立法机构的优势搞掉,结果呢?针对国民党民意代表的罢免案,一个都没过。 这说明什么?说明台湾老百姓已经烦透了这种天天搞意识形态对立,不干正事的政客。
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是经济能不能好一点,工资能不能涨一点,两岸关系能不能和平一点。赖清德当局呢?对内,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社会对立情绪严重到“子殴父”的新闻都出来了;对外,对美国卑躬屈膝,想让美国减免关税,结果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在这种背景下,民进党这道“禁止令”,在我看来,简直是亲手给国民党送上了一份大礼。这绝对是国民党近年来遇到的一个“天赐良机”。
为什么?
第一,这让国民党占据了道德和历史的制高点。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是全世界的正义之事。民进党用取消退休金这种下作的手段来威胁抗战老兵和他们的后代,这是何等的丑陋和无情?国民党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质问:“难道承认自己的历史,缅怀为国牺牲的先烈,都有罪吗?” 这种论述,在民间是极具号召力的。
第二,这暴露了民进党的虚弱和不自信。 他们越是声色俱厉地禁止,就越说明他们内心恐惧。真正有自信的执政者,根本不怕民众去交流,去了解历史。国民党可以借此反衬出民进党的“小家子气”,告诉台湾民众,谁才是真正为了台湾好,谁在为了一党之私,把台湾往绝路上推。
第三,这是国民党重塑形象,争取中间选民的绝佳机会。 过去,国民党总被人诟病“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而且在两岸论述上显得畏首畏尾。现在,机会来了。蒋万安的“双城论坛”就是一步好棋,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民进党在拆桥,而我们在修桥。 面对民进党的禁令,国民党不需要硬碰硬,只需要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继续推动两岸的民间交流,用事实说话。让民众自己去看,到底谁的做法,更能给台湾带来和平与繁荣。
更重要的是,国民党可以借此机会,联合岛内其他反对“台独”的力量。比如民众党,虽然在选举时和国民党有分歧,但在反感民进党操弄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最近,民众党的黄国昌已经喊出2028年要“下架赖清德”的目标。如果国民党能抓住这次事件,展现出担当和格局,完全有可能促成在野力量的整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制衡甚至取代民进党。
说到底,历史的潮流是挡不住的。民进党试图用一道行政命令,去封堵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就像想用一张纸去包住一团火,最终只会烧到自己。
对于国民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政治攻防,更是一次找回“党魂”的契机。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因为背离了人民而败退台湾;如今,历史给了他们又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继续在内斗和摇摆中沉沦,还是勇敢地站出来,顺应民意,担当起沟通两岸、守护历史的责任?
这个球,民进党已经结结实实地传到了国民党脚下。怎么踢,就看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了。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