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所谓“俄罗斯把在乌克兰俘获的日本雇佣兵关进笼子里游街”的视频在中文互联网上疯传,看得人血脉偈张。 但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俄罗斯在抗战胜利日阅兵中,用历史重现的方式,把1949年“伯力审判”日本细菌战犯的场景直接搬上了街头。 这么一做,不仅戳中了日本的历史痛点,还意外地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乌龙。
2025年9月3日,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中国人更熟悉它的旧称“伯力”)为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举行了阅兵。 其中一辆卡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车上立着一个木笼,里面坐着几名垂头丧气的“战俘”,他们身旁是持枪的“苏联士兵”。 这个画面迅速被一些自媒体解读为“俄军将在乌克兰俘获的日本雇佣兵游街示众”。
然而,仔细看卡车下方悬挂的俄语标语,明确写着“哈巴罗夫斯克审判日本关东军士兵”。这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的历史场景还原装置,是阅兵式设计的一个环节,旨在重现1949年在该市对日本关东军细菌战犯进行的著名“伯力审判”。 当地媒体的报道和直播也证实,这只是整个纪念活动中的一场历史主题表演。
俄罗斯选择在哈巴罗夫斯克重现这一场景别有深意。 1949年,苏联正是在这里对12名日本战犯进行了“伯力审判”(又称哈巴罗夫斯克审判),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专门针对细菌战罪行的国际审判。 受审的包括日本关东军末任司令山田乙三、关东军兽医部部长高桥隆笃、关东军军医部部长梶塚隆二等高级军官。
审判揭露了日军731部队等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并在实战中使用的反人类罪行。 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在法庭上供认,731部队一个月就可生产300公斤鼠疫菌,这些细菌被明确用于“歼灭敌对国家人口”。
伯力审判的发生,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不作为甚至阻挠。 二战后,美国为获取日本细菌战的研究数据,竟庇护了731部队长石井四郎等主要战犯,免于他们在东京审判中被起诉。 苏联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提交的日军研究细菌武器的证据,也未能得到重视。
美国驻日司令麦克阿瑟甚至曾公开宣称“没有发现任何日本进行人体实验的证据”。 因此,苏联决定单独进行伯力审判,以确保细菌战的罪行得到揭露和审判。
伯力审判留下了详尽的审讯记录、庭审录音等大量档案资料。 这些证据证实日军细菌部队是奉天皇敕命自上而下逐步改编而成,并系统揭露了其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 例如,100部队骨干三友一男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曾对3名中国籍战俘进行活体解剖实验,并将混有毒菌的食物给不知情的中国和俄国战俘食用。
最终,12名战犯均被判处刑期不等的劳改,但由于当时苏联已废除死刑,4名主犯的绞刑被改判为25年劳改。多数战犯并未服满刑期,他们在1956年日苏关系缓和后被提前释放并遣返回国。
面对俄罗斯此次高调的历史重现,日本政府显得十分尴尬和克制。 日本主流媒体用“不可思议”和“令人不安”来形容这一事件,社交媒体上更是炸开了锅。 然而,日本政府官方对此反应却非常谨慎,面对国际记者的追问,仅轻描淡写地表示“正在关注”。
这种敏感和沉默,与日本国内长期以来在历史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形成对照。 日本政府至今仍在教科书里将“侵略”改为“进出”,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含糊其辞,并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屡屡挑战国际社会底线。
俄罗斯选择在此时高调重现伯力审判,意图明显。 同一天,俄罗斯还在日俄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举行了纪念活动。 这与中俄两国在2025年联合声明中强调的“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抵制任何篡改历史的行径”形成了战略上的默契。
通过这种道义谴责与军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俄罗斯不仅强调了自身在二战东方战场的贡献和历史地位,也与中国一道,对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淡化甚至否认战争罪行的行为构成了压力。
“笼中关押的是乌克兰战场上的日本雇佣兵”这一谣言之所以能在国内自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内容强烈契合了部分网友的历史情绪和情感需求。 这种简单化、情绪化的解读虽然传播力强,但忽略了基本的事实核查,如哈巴罗夫斯克距俄乌前线数千公里,以及日本官方确认的在乌“志愿者”数量极少等因素。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通过这场阅兵表演所要传递的信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和对试图遗忘或扭曲历史行为的警示。 伯力审判作为揭露日本细菌战罪行的重要历史节点,其意义远比一个抓眼球的谣言来得深远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