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刚进国家队那会儿,训练馆里就属他最拼命。
早上六点到场,晚上十点离场,手里球拍都快磨出火星子了。
教练看他在球台前挥汗如雨,忍不住摇头:"你这娃子球练得比谁都狠,反手咋还是像棉花似的?"后来这倔小子总算琢磨明白了,竞技体育这事儿,光使蛮劲没用,得找准命门往死里练。他铁了心专攻反手拧拉这个死穴,别人练一百次他就练三百次,2011年世乒赛上那记反手暴击直接把王皓打懵的场景,到现在还被体育频道当经典回放。
科比刚进联盟那会儿,教练组天天叨叨跳投才是王道。可这个愣头青偏不信邪,非得往篮下硬闯。"不亲自撞一撞,哪知道禁区里是啥滋味?"结果2000年总决赛那个绝杀球,就是他死磕突破练出来的真本事。后来统计显示,这家伙60%的得分都是在实战里硬生生磨出来的门道,训练馆里那些花架子根本不管用。
博尔特刚练短跑时可没少走弯路,教练让他200米400米跳远都试试。这哥们练得都快怀疑人生了,成绩反倒越来越拉胯。直到他开窍明白过来,自己天生就是干100米的料,把那些杂七杂八的项目全砍了,专注练起跑和后程爆发,才跑出那个惊掉全世界下巴的9秒58。河南有句老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这事儿算是让他琢磨透了。
2016年NBA总决赛那会儿,勇士队眼看就要玩完。库里在更衣室里突然拍板:"下把让克莱多投!"格林也来劲儿了:"防守我顶着,你们尽管出手!"结果大伙儿齐心协力,硬是把1比3的绝境给翻了盘。这事儿说明啥?体育比赛单打独斗就是找死,要赢就得团伙作案。
马龙在国家队当了好些年陪练,眼瞅着同龄人都捧回世界冠军了,他还在给主力队员捡球。有记者问他憋屈不,这哥们就笑笑说种庄稼还得讲究个时令呢。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28岁那年他终于在奥运会上把金牌挂脖子上了。这说明啥?冠军这玩意儿急不得,该是你的跑不了。
体育圈里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林丹刚出道时就知道闷头猛练,后来才开窍要研究对手录像找破绽。刘翔当年把110米栏每个栏间的步数都算计得分毫不差,这才跑出12秒88的奇迹。现在年轻人练体育总想走捷径,殊不知这些冠军前辈们的经历早就说明白了一个理儿:找准症结下猛药,比啥邪门歪道都管用。
体育比赛最公平的就是时间这杆秤,你往里面砸了多少真功夫,它最后就给你回报多少成绩。那些总想着速成的愣头青们,真该好好琢磨琢磨这个理。你看现在那些网红训练法吹得天花乱坠,可真正站上领奖台的,哪个不是实打实一步步熬出来的?体育这个行当最实在,糊弄谁都不能糊弄自己。
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无任何不良暗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