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泰柬战火升级三天,柬埔寨紧急乞求停火,特朗普操纵一切?

发布日期:2025-08-06 20:06 点击次数:93

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告“和平”,声称自己已促成柬泰两国无条件停火。

可几个小时后,到了27日凌晨,柬泰边境的炮火声依然响彻夜空。泰国达叻府与柬埔寨菩萨省交界,炮击根本没停。

这个矛盾的24小时,撕开了边境冲突的真实面貌。所谓的停火共识,远比想象中脆弱,一通跨洋电话也绝非解决百年恩怨的神来之笔。

冲突已造成上百人伤亡,超过十万民众被迫流离失所。看似突然的军事升级,究竟是哪根引信被点燃?

地雷引爆,背叛催化

军事对峙的直接导火索,发生在7月16日。当时,三名泰国士兵在争议区巡逻,不幸触雷,其中一人重伤。

泰方立即指责柬埔寨在边境埋雷。柬埔寨反驳,是泰军越界巡逻导致事故。双方各执一词,外交关系迅速降级。

两国互逐或召回外交官,使馆降为代办级。边境气氛瞬间紧绷,一点火星就可能引爆。

然而,真正的“扳机”早在今年6月就扣响了。那是一场私人电话,本该是缓和关系的契机。

泰国时任总理佩通坦——他信的女儿——致电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想给紧张局势降温。

不料洪森随后公布录音,指责佩通坦此举“叛国”,直接导致后者下台。这一招,彻底摧毁了他信家族在泰国“亲柬力量”的政治根基。

洪森亲手斩断了与他信家族长达三十年的“兄弟情谊”。这记“背刺”,清除了政治障碍,让后续的军事强硬变得顺理成章。

高层间的政治互信被摧毁,两国重要的非正式沟通渠道随之消失。这为边境冲突的全面爆发,埋下了最关键的伏笔。

古寺情结,稀土诱惑

个人恩怨被点燃,很快就烧到了国家层面,引爆了柬泰两国间无法愈合的历史伤口——柏威夏寺的主权争议。

这座古老寺庙,其主权争议可追溯到法国殖民时期的模糊划界。即便1962年国际法院判给了柬埔寨,泰国仍长期实际控制周边。

法理和现实的脱节,让这里成了两国民族情绪的G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燃积蓄已久的怒火。

更具诱惑的,是争议地区地下可能藏有的稀土资源。有传闻称,这里蕴藏着价值高达6000亿美元的稀土矿藏。

如果传闻属实,这将把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彻底升级为一场赤裸裸的未来经济利益争夺战。巨额财富的刺激,无疑会让双方寸土不让。

这或许解释了泰国在停火谈判中为何如此谨慎。代理总理普坦“原则同意”,却强调“柬方诚意”和“具体程序”。

泰国的这份小心翼翼,很可能不只顾及国内政治压力,更是在为未来的稀土谈判,争取更有利的筹码和地位。

关税大棒下的交易

冲突升级一周后,一个意想不到的“调停者”登场。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致电柬泰两国领导人。

他的斡旋手段直接而强硬。特朗普明确表示,除非两国迅速停火,否则针对两国的贸易协议就别想签了。

他甚至公开威胁,将对泰国商品征收36%的关税,对柬埔寨的商品进口关税更是高达49%。这无疑是一把悬在两国头上的经济利剑。

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已同意“立即无条件停火”,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则“原则同意”,但附带条件。

洪玛奈的反应十分迅速。他在特朗普电话后立即社交媒体响应,同意“无条件停火”,并宣布将赴吉隆坡会谈。

这种积极姿态,显然是想占据道义高地,并倾向于借助联合国、东盟等多边框架,寻求更广泛的国际支持。

泰国代理总理普坦的态度则谨慎许多。他强调停火需基于“适当的实地条件”,并要求看到“柬方真正的诚意”。

普坦的立场,显示泰国更希望通过双边会谈敲定细节,以掌握谈判主导权,确保自身实际利益不受损。

这种“以经济换和平”的模式,精准击中了柬泰两国的经济痛点。柬埔寨的出口依赖欧美市场,泰国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竞争。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的这种介入,更像是出于个人“冲业绩”的政治考量。他面临8月1日生效的关税大限,需要速战速决。

这种模式,短期内或许能压制住矛盾,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它更像是一种经济胁迫,迫使冲突双方暂时“止血”,而非彻底清除病灶。

吉隆坡的谈判桌

尽管领导人表态停火,但边境的炮声,提醒我们这只是暴风眼中的短暂平静。

7月27日晚,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宣布,28日将率团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与泰方会晤。泰国总理府也证实,普坦将应邀参会。

这是两国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邀请,履行了区域组织协调争端的职责。

吉隆坡的谈判桌,将不只是柬泰两国的角力场。它更投射着大国的影子,以及东南亚区域力量平衡的重新校准。

特朗普的介入,成功将一场复杂的历史、民族和利益冲突,简化成了一道“要贸易还是要战争”的选择题。

这道题,柬泰两国不得不答,但答案本身,却无法根除深埋的病灶。

吉隆坡的谈判,能否带来持久的和平?它将检验在“交易式和平”的逻辑下,东南亚能否找到真正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