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桦加沙路径为何似山竹?广东多地预警升级居民囤货

发布日期:2025-10-09 12:58 点击次数:179

2018年的“山竹”,那场狂风暴雨,至今仍是广东人集体记忆里一道深刻的疤。窗户被吹得“啪啪”作响,阳台上的花盆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飞”走,停水停电更是家常便饭。我家当时就因为没经验,冰箱里塞满了生鲜,结果一夜之间全报废,便利店里连泡面都抢不到。那时候,我们才真正明白,原来一瓶矿泉水、一个充满电的充电宝,在关键时刻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安心。深圳的朋友们,还记得当年“山竹”过境后,大家“穿越丛林”去上班的场景吗?那熟悉的紧张感,是不是又涌上心头了?

现在,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以一种不容小觑的姿态向我们逼近。它已于9月23日凌晨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东北部,目前已是超强台风级。气象专家们严肃指出,“桦加沙”的路径和强度,与当年的“山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珠海、惠州、台山等十几个市县已拉响台风橙色预警,广州、深圳等更多城市也进入黄色预警状态。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次“风王”体型庞大,风雨影响范围广,登陆强度可能直逼“山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周六,我在超市里看到的情景,简直是“山竹”记忆的重演:方便面、矿泉水、电池、蜡烛的货架被抢购一空,只剩下几袋辣椒孤零零地立着,仿佛在嘲笑广东人对辣的“不屑”。这哪里是囤积物资?这分明是经历过“山竹”洗礼后,我们对未知灾害的本能恐惧,以及对那份失而复得的“安全感”的渴望啊!我们都曾体验过那种无力感,那种断水断电、手机没信号、与世隔绝的焦虑。所以,这次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别光顾着抢菜,那些真正能给你带来“安全感”的,才是你应急清单上的重中之重。

“山竹”那次,我家高层的玻璃被吹得摇摇晃晃,仿佛下一秒就要碎裂。邻居们纷纷互相提醒,用胶带在窗户上贴“米”字形加固,清理阳台上的花盆和杂物,生怕高空坠物伤及无辜。停电的夜晚,手机电量告急,大家不再是问借米借油,而是互相询问:“你家充电宝还有电吗?”“有没有多余的瓶装水?”那种“共患难”的情谊,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暖心。所以,除了食物和水,一个充满电的充电宝、一个防水手电筒、一个急救包,还有收音机、雨具、厚衣物,甚至装好重要证件的防水袋,这些都是我们对抗不确定性的“武器”。

“山竹”的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充分的准备才是最好的“情绪稳定剂”。当我们知道自己已经为可能发生的一切做好了准备,内心的焦虑就会大大减轻。这份“安全感”,不仅仅是囤满冰箱,更是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是最坚固的防线。那份邻里互助的温暖,比任何物资都更能抚慰人心。当我们共同面对,就能从中获得力量,一起挺过风雨,迎来彩虹。

【“山竹”教会我们的“台风避险三件套”——非物资篇】

信息共享与心理调适: 台风来临前,焦虑是人之常情。但请记住,过度恐慌只会适得其反。关注官方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预警信息,避免轻信小道消息和谣言。建立一个家庭或社区的微信群,及时分享官方信息,互相报平安。如果感到焦虑不安,不妨和家人朋友聊聊,或者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记住,我们不是孤军奋战,邻里互助和信息共享是最好的“心理防线”。电力与通讯的“生命线” : 停电是台风天的常态。除了充电宝,考虑准备一个太阳能充电器,或者车载充电器。如果手机信号中断,一个手摇式或电池供电的收音机能让你及时获取外界信息。更重要的是,提前和家人约定好紧急联系方式和集合地点,以防万一。居家安全与社区韧性: “山竹”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层住户的窗户是薄弱环节。除了贴“米”字胶带,清理阳台杂物,还可以准备一些厚窗帘或木板,在极端情况下提供额外保护。如果居住在低洼地区或危旧房屋,务必提前了解社区的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在台风期间,主动关心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邻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构建一个坚韧的社区。

愿大家平安度过,风雨过后,又是阳光灿烂的广东蓝!

【互动话题】

“山竹”那年,你家发生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小插曲”?你又从中吸取了哪些“血的教训”?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让我们一起为“桦加沙”做好万全准备!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