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国羞辱盛行:五国如何逆袭打脸?

发布日期:2025-08-09 15:05 点击次数:84

被美国“薅羊毛”的国家,最惨的还真不是穷国,而是那些曾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和老朋友——比如欧盟,2025年这事儿还真是全球产业链的活教材。

把时间拨回2023年,欧盟和美国为了关税打得不可开交,20%的钢铝关税直接砸在欧洲头上,欧洲企业一脸懵,美国说要么加税,要么你们掏7500亿美元买我的油气、加6000亿投资美国,零关税还得全面开放市场,这么多条件全压上来,欧洲议会内部直接炸锅,法国反对党直接说这就是“政治、经济和道德的惨败”,德国企业家也集体喊亏,为什么美国敢这么明着要价?

欧盟自诩产业链强,结果核心半导体、能源都得看美国脸色,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能源短板暴露得彻底,天然气、石油定价权拱手让人,2024年,欧盟想自救,把目光转向中国、日本,结果美国又放话:敢不听话关税翻倍,欧盟这波真的骑虎难下,究竟是谁让欧盟“自愿”被薅?

其实美国的算盘不复杂,关税只是明面,实质是敲打盟友,巩固美元和美企的全球定价权,2023年拜登政府一边高喊“盟友合作”,一边下狠手,特朗普回归选战后更直接,要谁不服就加税,欧盟、加拿大、印度、日本谁都逃不掉,这种做法到底能撑多久?

瑞士这例子更绝,全球公认的中立国,结果2024年被美国甩了39%的关税,瑞士人原本以为协议谈妥,结果特朗普一改,直接下死手,Blick报纸直接说是瑞士“自1515年最大挫折”,连带金融、制表、巧克力出口全受影响,瑞士怎么就成了靶子?

其实瑞士对美国早就各种低头,俄乌冲突还主动冻结俄资产,表态向西方靠拢,以为能换来优待,结果美国只认顺差不认人情,瑞士手表卖得再多,照样被薅,瑞士的中立身份还有多少用?

印度也被“铁哥们”美国上了一课,莫迪和特朗普各种亲密互动,结果2023年印度被加征25%关税,理由是买俄军火、俄石油,特朗普还公开骂印度经济“死亡经济”,印度人一下醒了,原来被美国当工具,连日本、欧盟都不如,这种盟友关系靠得住吗?

印度本来觉得自己买俄油是帮全球稳市场,结果美欧自己还在暗戳戳买,轮到印度就成了“背锅侠”,莫迪政府一度左右为难,要不要继续跟美国玩下去?印度IT、制药、钢铁出口全受牵连,怎么破局?

巴西的遭遇更像一部黑色幽默,明明对美长期顺差,2024年却被加征10%+40%的关税,美方理由直接写:你们新总统不友好,博索纳罗是我朋友,你们敢审他就给你们好看,卢拉被气得直说“美帝还想当皇帝”,美洲自贸区的“兄弟情”就这水平?

巴西农业、铁矿、航空出口全被卡脖子,卢拉政府只能硬刚,结果资本市场一片波动,路透社评论说“拉美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对美依赖”,美国对自己后院的手段能不能收敛?

加拿大更是“最委屈的老铁”,2024年被美国加到35%关税,特朗普还公开喊话要吞并加拿大,昔日北美自贸区如今变成“美加单边通道”,加拿大前高官直言“我们和中国一样成了对抗美国的孤家寡人”,加拿大林木、能源、汽车出口企业全线哀嚎,北美产业链真的安全?

其实美国的底气就两点:硬实力和软实力,全球产业链七成美元结算,美企在高科技、能源、军工全面布局,欧盟、印度、巴西这些大国,虽然市场大但核心技术、能源依赖美国,美国每次打关税牌,都是在用自己的优势逼别人让利,这种“薅羊毛”还能持续几年?

关税大战背后,是美国对全球产业链的再洗牌,2023年至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被迫重新配置产能、投资路线,欧盟加速本地化,印度、巴西转向多元化市场,瑞士被迫加强亚洲布局,产业链“去美国化”成了新趋势,这波反弹会走多远?

但美国也不是无敌,2025年美国本土制造成本高企,芯片、汽车、电池都在往外搬,拜登和特朗普都喊“制造业回流”,但真能让苹果、特斯拉大规模搬回美国?看数据,2024年美企海外利润依旧创新高,制造业回流不过“政治秀”?

美欧这波“关税互怼”,直接把全球产业链搞得鸡飞狗跳,德国车企、法国化工、意大利奢侈品都在算账,要不要继续在美投资,还是转向东南亚、拉美?全球产业链能承受多少次这种“薅羊毛式的再分配”?

更讽刺的是,越是被美国“羞辱”的国家,反而越难真正脱钩,欧盟还在谈判新一轮投资协议,印度还在参加印太经济框架,巴西也没敢真的退出美洲银行,美国到底靠什么让大家“敢怒不敢言”?

伊拉克、叙利亚、缅甸、老挝这类小国,2024年被直接加到35%-41%的关税,本来就被战争、贫困拖垮,连最基本的市场准入都被卡,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真的是在“惩罚”这些国家,还是给全球立规矩?

全球“产业链去风险”成了2025年最大热词,中国、东盟、印度、巴西、非洲都在积极布局本地供应链,美国的关税政策反而加快了全球产业链分化,这种分化会不会最终反噬美国自身?

每个被美国“修理”过的国家最后都要问自己一句:到底要不要继续让美国在关键技术和市场上卡脖子?有没有底气和实力自己搭台唱戏?

说到底,全球政经舞台上,实力、规则、情感、历史全在博弈,2025年关税大战的故事不会就此结束,谁能笑到还真不是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盖棺定论。

这个世界,金钱重要,面子更重要,但谁能真正把握主动权,下一个被“薅羊毛”的会是谁?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