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场可能的“武统”冲突]
你听说了没,美国《NSJ》那边9月12号搞了个大文章
是个叫安德鲁·拉瑟姆的学者写的
他说,要是咱们大陆真下决心“武统”,那战争火药味儿绝对浓得很
爆发起来可能比咱们想象中还激烈
美军要是掺和进去,那赔得惨兮兮的,弄不好搞到最后只能拖延咱们的统一步伐
他还把这场战争划分成三个大阶段,听起来挺有条理:第一步就是开打那会儿,咱们用导弹、网络和太空的手段先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直接瘫痪他们的关键设施;第二步则是在台海周边展开一场海上的争夺战
美军想控制那块海域不让咱们登陆;到了第三步,可能就要打城市攻坚战,搞长期封锁
说白了,这些阶段一环扣一环
说到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作者提了四条:一是中美军工产能的差距;二是岛内那个非对称防御体系能抗多大压力;三看美军能不能稳稳地拿下前线基地;搞到最后就是两国社会对战争的承受能力
说实话,这几个点都戳到痛处了
作者嘴上还装得美国有机会,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美方根本不敢想自己能赢
这三阶段战争,咱们咋看
看看这场战争的三大阶段,咱们能发现美媒其实默认了咱们对战场节奏的掌控权
文章里说,开打那会儿,咱们就是用导弹和反卫星武器搞瘫痪,先发制人,把对方的基地和舰队搞得瘫痪,速度快得很,信息断了线
说起这一块,咱们解放军这十年练兵的套路几乎都搬上台面了:先打个惊天动地的先手拳,快速压制对方
再把信息封锁得严严实实
美军那些海外基地,像日本、菲律宾的基地,都在咱们导弹打得着的范围里
战时能不能正常运转都成了问号
岛内虽然想靠分散部署和机动发射来延长基地活跃时间,但空军基地、雷达阵地、电力和通信这些关键地方
第二阶段就是海上决战了
美军想靠潜艇、水雷和远程导弹阻断咱们登陆,可说实话,咱们人数多、补给方便,优势摆在那儿
这种耗费战术根本挡不住咱们把滩头阵地立起来
等咱们一登陆,第三阶段就正式上演了——城市攻坚和长期封锁战
文章里还说了,这一仗打得台岛几乎耗尽资源,美国也拖不起这个节奏
真是让人琢磨不透他们咋想的
美军的那点“底气”到底在哪儿
这篇文章里,美媒最头疼的还不是战场上的被动
美国这几十年去工业化,军工产能大缩水,最关键是远程反舰导弹、机堡加固、舰艇维修啥的
你想想,这些年美国打的都是低强度的反恐小打小闹,伊拉克、阿富汗那种
不是正儿八经的高烈度战争
可这跟中国如果开打的场面,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是传统的高烈度、高消耗的战争模式,美国几十年没碰过了
要真打起来,美国得每个月造几千枚导弹,每天修几十架战机,每周还得补充战斗舰队
这对他们工业来说实在是天方夜谭
相比之下,咱们军工潜力大得很,想要啥玩意都能大量生产
解放军的需求从来不是情况
还有一点很关键,咱们近海作战能靠本土资源,后勤没那么远,而美国舰队远在万里之外,运输线一旦受损,整个链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去
说到岛内的非对称防御,文章说他们那套便携导弹、地下掩体和全民防卫手册
既然缺乏深层战略纵深,补给跟不上,外加对方掌握制空、制海和电磁权,真要打起来,那就是螳臂挡车
还有社会的抗打击能力,文章暗示美国民众对打这种高烈度战争的接受程度不高,要是伤亡多了、补给断了
说白了,这篇文章虽然写得挺官方,警告美国内部
但我觉得它其实已经默认了中国会掌控战争的节奏和主动权
听说作者还提了个事儿,要是美军真想在台海动手,他们得赶紧扩军产能,搞好盟友配合
还得让老百姓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换作是我看,这就说明美国眼下根本没准备好跟中国打这么一场硬仗
就算准备了,结果也就是拖延咱们的进程
这事儿摆在那儿,咱们看着也挺巴适的,毕竟咱们有底气,实力摆那儿,美军那边心里没底,这场棋局还得继续摆下去
不过按我看,这局棋咱们有希望打得顺溜
毕竟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