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欧班列在波兰受阻的消息,让不少关注国际贸易物流的朋友捏了把汗。
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重要物流纽带,在促进贸易往来、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如今,它在波兰这个关键节点上遭遇了难题,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波兰,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重要门户,据统计,约 90% 的中欧班列都要过境或抵达这里。
原本就承担着巨大的运输压力,近年来中欧班列业务量又迅速增长,波兰境内的铁路、口岸、场站等基础设施愈发显得 “力不从心”。
就拿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场站来说,它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一个重要枢纽。
但随着班列开行次数大幅增加,场站的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这里的铁路设施老旧,机车数量短缺,很多时候班列抵达后,只能在站外排队等待,一等就是好几天,严重影响了运输时效。
而且,不仅仅是马拉舍维奇,波兰其他一些关键运输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中欧班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这是其一,只是表象!
这次受阻,深层次的原因在后面!
近年来,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也给中欧班列在波兰的运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都受到了冲击。
虽然中欧班列大部分线路并非直接穿越冲突地区,但周边局势的紧张,还是让不少欧洲国家在对待中欧班列的态度上有所变化。
波兰在这种大环境下,用:出于自身安全和地缘政治的考虑,对一些过境货物的检查、审批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和严格。
这无疑增加了中欧班列的运营时间和成本,也让不少班列在波兰境内的运行受阻。
比如,一些涉及敏感物资或与俄罗斯有间接关联的货物,在波兰口岸可能会面临长时间的滞留和反复查验,严重影响了班列的正常通行效率。
尤其是这一次,借故“俄白演习”,关闭口岸,导致中欧班列在此受阻,没办法通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从运输规划的角度来看,中欧班列在波兰受阻,也和当前过度依赖单一线路和节点有关。
目前,大量中欧班列集中在波兰马拉舍维奇 - 德国杜伊斯堡这条线路上。
这条线路虽然经过多年运行相对成熟,但过度集中的班列数量,使得它不堪重负。
一旦马拉舍维奇出现任何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故障、恶劣天气影响、借故演习等,就会像 “多米诺骨牌” 一样,导致大量班列受阻。
而新开发的线路,由于缺乏足够的货量支撑,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境外段承运人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开发新线路的动力。
这就造成了波兰境内的运输规划失衡,加剧了中欧班列运行的困难。
谭天道地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中国与其他相关国家携手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运输规划,共同营造稳定的政治和运输环境,让中欧班列重新畅通无阻!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欧班列,继续为中欧及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