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巴西农业部发布的一份官方声明,瞬间在全球农业界引起了轰动。
这部门明说了,中国已经正式批准进口巴西高粱,准备统计一下那些有出口打算的本土公司,估计第一批发往中方的高粱也差不多在60天内就能出发了。
这条看似普通的贸易新闻,对美国农业来说简直像晴天霹雳一样沉甸甸的。
根据美国普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高粱只有8.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73万吨一下子猛跌了97%。
曾经占据中国高粱进口市场大头的美国,现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拼搏了15年的市场被巴西逐渐取而代之。
美国农民的“双重绝望”,大豆堆成山,高粱也被弃
到了2025年9月的中西部地区,虽然本该是大豆丰收的欢快季节,但在堪萨斯州的农场上,却洋溢着一片寂静。
许多人站在自家的仓库前,看着堆积到屋顶的大豆,手里拿着一份空白的出口订单,皱着眉头。
休斯顿说,到了2025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新订单已经降到“0”了,创下了近十年来同期的最低纪录。
更让美国农民雪上加霜的是,高粱市场竟然“崩了”。
原本支持特朗普的内布拉斯加农民,如今面对自己那1200英亩的高粱田,却只好叹气。
他们耕种高粱已经有20年了,一直以来靠中国市场养活自己,现在中国转而买巴西的商品了,结果他们的高粱只能堆在仓库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与美国农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巴西港口那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巴西巴拉那瓜港,由于高粱的审批早已搞定,许多人已经开始憧憬满载高粱的货轮排成队准备出发的壮观画面。
那可真是个疑问了,中国这几年一直从美国进口高粱,今天突然不买了,背后到底藏着啥玄机呢?
美国自己“把路走死”
其实,之所以会放弃美国的大豆、高粱,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变心”,而是美国政策出了差错,加上巴西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两股力量一起推动的必然趋势。
特朗普一贯喜欢用关税这根大棒威吓各国,让他们给美国送钱,偏偏中国就不傻,反过来对美国的大豆加征了23%的关税,不肯吃这一套。
这关税一出,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每蒲式耳就多了2美元,彻底把美国大豆以前的价格优势给消掉了。
到了2025年上半年,市场的数据显示得更清楚了。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在那段时间里,我国进口大豆的平均价格是446.1美元每吨。具体来看,巴西的大豆平均成交价是439.1美元每吨,而美国的大豆价格则达到了459.8美元每吨,比巴西贵了大约21美元每吨。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样的价格差别完全有能力促使任何公司选择更加经济实惠的供应商。
更重要的是,美国屡屡将农产品作为政治工具来操作,这让中国不得不采取“避险”的策略。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多次用“中断农产品出口”作为威胁,这种政策变数让中国的进口商们都觉得挺操心的。
幸好,看看今年的大豆进口情况就知道,中国大豆的货源还算挺丰富,多样性挺高。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中国在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总量已经累积到了500万吨。
2025年9月到2026年5月期间,阿根廷和乌拉圭准备出口到中国的大豆,估计会达到1000万吨左右。
美国高粱出口大幅减少97%,归根结底,反映了其“政策不可靠”带来的后果。
美国农业的病根
美国农民遇到的麻烦可不只是订单缩水那么简单,实际上是政策出错、成本飙升以及市场流失这些结构性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特朗普政府在一开始推行关税政策时,曾经宣称要“缩小中美贸易逆差”,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7月美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了9%,创下了单月的历史新高。
到2025年前七个月,美国农业贸易逆差累计达336亿美元,也创下了新纪录。
而不断攀升的成本,也让美国农民的日子越发难熬。
调查发现,美国农民在大豆种植上,用的化肥、种子、土地和机械的花费都在不断增加。
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失去的不只是眼前的订单,还包括那些经营多年的市场信任。
当地农民费了15年时间,才在中国打造出稳固的销售网络和市场信誉,可一瞬间全部没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种信任的破裂,几乎不可能再挽回了。
现如今,中国的供应链已经稳稳地搭建起来自国产和南美进口的双重保障。
到了2025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大概率会突破7.09亿吨,而大豆的年产量也会连续三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加上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进口,基本上可以确保国内的供应没有问题。
从大豆出口几乎归零到高粱出口大幅减少97%,美国农业现在正为之前政策上的失误Hab付出长远的代价。
中国之所以选巴西高粱、减少从美国买农产品,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久谋划、主动调整的战略布局,实在是个有眼光的破局之举。
中国一直没有松懈粮食生产,到了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7.06亿吨,连续九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稳稳当当。
在大豆这块,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增加种植面积,2024年的产量已经达到2065.24万吨,近11年来产量增长了66.46%,自给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变得更加难熬。
一边呢,中国市场已经被巴西之类的国家占领,要想重新拿回来,得耗费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美国这边的成本压力短时间内还难以减轻,政策动向也还不太明朗。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喊话中国,要买四倍量的大豆,可到底没啥实在的方案出来。
堪萨斯州的农民们把心里话说得挺直的,他们不想听那些空洞的口号,更希望有个稳妥的政策和能靠谱买卖的市场,可现实情况却让人挺失望,现在两个都没有呀。
反看中国,这次主动出手打破局面,不光保证了粮食的安全,还带动了全球农业格局的多元化发展。
现如今,我们可不是被动等着买东西了,而是积极地规划着未来。
和南美国家紧密合作,不光给当地的农业带来了新活力,同时也帮我们自己建立了靠谱的供应链。
据凤凰网消息,2025年9月11日刊登的报道显示,“巴西农业部”宣布中国已正式批准进口巴西高粱,而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出口的高粱则大幅减少了97%。
结语
从巴西高粱开启中国市场,到美国高粱对华出口猛跌97%,这虽然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贸易调整,实际上却反映了全球农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坚持合作共赢、维护政策稳定,才能在国际合作的舞台上站稳脚跟。
把经济问题搞成政治斗争,随便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最后只会害自己一锅粥。
未来,随着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越发扎实推进,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格局还会不断变化,但有一点可以断言。
只有那些能提供稳定且高性价比产品的企业,才能赢得市场青睐;而坚持互利共赢合作的伙伴,才能在变幻的局势中占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