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甲鱼怎么养

发布日期:2025-08-19 06:37 点击次数:158

甲鱼养殖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水产养殖项目,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人工养殖甲鱼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成功养殖甲鱼,需要从场地建设、苗种选择、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疾病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甲鱼养殖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养殖的成败。理想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为佳,地下水也可使用,但需经过曝气处理。养殖池的建设可分为稚鳖池、幼鳖池和成鳖池三种类型,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设计。稚鳖池面积以10-20平方米为宜,池深0.5米,水深0.3米;幼鳖池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8米,水深0.5米;成鳖池面积100-1000平方米,池深1.2米,水深0.8米。所有养殖池都应建设防逃设施,池壁顶部向内伸出10-15厘米的防逃檐。池底铺设10-15厘米厚的细沙,供甲鱼栖息和越冬。养殖池最好采用东西走向,便于采光,池中可设置晒背台,面积约占水面的10%-15%。二、苗种选择与放养优质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选购甲鱼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正规养殖场繁殖的苗种,确保品种纯正;其次观察苗种活力,选择反应灵敏、体表完整无伤的个体;最后要注意规格整齐,同一池中放养的苗种大小差异不超过20%。放养前要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放养时间以春季水温稳定在20℃以上为宜,此时甲鱼摄食活跃,生长快。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阶段和养殖方式确定,一般工厂化养殖稚鳖放养密度为30-50只/平方米,幼鳖15-20只/平方米,成鳖3-5只/平方米。外塘生态养殖密度可适当降低。三、科学投喂管理甲鱼是偏肉食性的杂食动物,人工养殖条件下需要提供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甲鱼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5%以上。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2次,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各一次。投喂量根据甲鱼体重、水温等因素调整,通常为体重的3%-5%,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投喂量,低温季节则要减少。饲料要投放在固定的食台上,便于观察摄食情况和清理残饵。除了配合饲料,还可适当投喂新鲜的小杂鱼、螺蛳、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但要注意消毒处理。鲜活饵料的投喂量不超过日粮的30%,以免污染水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添加剂,增强甲鱼体质。四、水质调控技术良好的水质是甲鱼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甲鱼养殖水体要求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5,氨氮含量低于0.5毫克/升,透明度30-40厘米。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1. 定期换水:夏季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其他季节可适当延长换水间隔。2. 使用微生物制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抑制有害菌繁殖。3. 种植水生植物: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植物,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净化水质。4. 机械增氧:配备增氧机,在高温季节和阴雨天气及时增氧,防止缺氧。5. 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残饵腐败,污染水质。五、日常管理要点日常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巡塘观察: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甲鱼活动、摄食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记录养殖日志:详细记录每天的水温、投喂量、用药情况、甲鱼生长状况等,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3. 分级饲养:根据甲鱼生长情况及时分池,将大小相近的个体放在一起饲养,避免相互撕咬。4. 环境调控:夏季高温时要采取遮阳措施,冬季要做好越冬管理,保持水深稳定,防止池水结冰。5. 工具消毒:养殖工具要专池专用,使用前后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六、疾病防治措施甲鱼常见疾病有腐皮病、白点病、肠炎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措施包括:1. 苗种消毒:放养前用3%-5%食盐水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2. 水体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水体,杀灭病原微生物。3. 饲料卫生:不投喂变质饲料,鲜活饵料要彻底消毒。4. 免疫增强: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甲鱼抗病力。一旦发病要及时诊断,对症下药。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休药期,避免药物残留。对于传染性疾病,要隔离病鳖,防止疫情扩散。七、越冬管理技术越冬是甲鱼养殖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善容易造成大量死亡。越冬管理要点包括:1. 越冬前强化培育:在越冬前1个月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强甲鱼体质。2. 选择合适越冬场所:室外池塘越冬要保持水深1.5米以上,池底淤泥厚度10-15厘米。3. 控制越冬密度:一般为正常养殖密度的2-3倍,过多容易缺氧。4. 保持水质稳定:越冬期间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防止惊动甲鱼消耗能量。5. 破冰增氧:如遇池面结冰,要及时破冰增氧,防止缺氧窒息。八、收获与运输甲鱼养殖周期一般为2-3年,当个体重量达到500克以上时即可上市。收获前要停食2-3天,让其排空肠胃。收获方法可采用干塘捕捉或网捕,操作要轻快,避免损伤。运输前要将甲鱼清洗干净,运输容器要通风透气,密度不宜过大。高温季节运输要注意降温,低温季节要保暖防冻。长途运输时可适当喷水保持湿润,但不要将甲鱼浸泡在水中。九、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甲鱼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人工养殖甲鱼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可达1000-1500公斤,按市场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数万元。但养殖甲鱼投入较大,技术要求高,新手建议从小规模开始,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规模。总之,甲鱼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日常管理,才能获得成功。养殖户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关注市场动态,才能在这个行业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